DYNAMIC NEWS
康复百家谈 | 别让“暴力”阻碍了康复的脚步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1日  阅读:3361 来源:舜道OKEWAY

谈及“虐待”和“忽视”,这一对“热暴力”与“冷暴力”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即便再文明的国家,也无法完全摆脱它们对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困扰。

 

继2013年11月英国民众上街游行,抗议中斯特福德医院一系列医疗事故,英国《卫报》11月16日报道称英国政府将出台一项新法规,以规范近年来广受争议的医疗系统(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完全由政府支付的公费医疗服务系统)。新法规规定将对那些忽视或虐待病人的医务工作者实施处罚,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发达国家对“虐待”和“忽视”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虐待,是另一种损伤

温暖,才是希望!


2018年,澳洲墨尔本Caulfield一家养老院曝光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男护士用手掐住康复患者Billy(出生时患有脑瘫,2017年遭受汽车撞击后严重脑损伤、腿部和肋骨多处骨折,经墨本尔医院治疗后被转到养老院)的喉咙。

 


当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身上多处淤青,且家人多次询问工作人员完全被无视后,患者家属在患者病房安装摄像机,发现如下令人震惊的视频。

 

 

事后该护士被解职,并不再在医院工作。Billy家人坦言:“Billy在事故发生后,挣扎在生死边缘。而当战胜了死亡并逐步恢复后,在完全没有防备能力的情况下被他人虐待和粗暴对待,这完全是毁灭性的,也是令人愤怒的。” 

 

2019年,美国乔治亚州一名55岁的精神障碍人士在家人的安排之下,住进了当地一家标榜专业又亲切的护理机构,却也被爆出护工虐待老人——监控中,护工拿皮带狠狠抽打老人30多下,甚至还有其他护工捉弄、朝他脸上丢食物,患者躲在角落苦苦哀求。事后患者身上出现伤痕,而且精神状况也越来越糟糕,常常呈现恐惧害怕的情绪,才得以被家属发现。

 

 

由此可见,“虐待”是让患者“身心俱损”的让人痛恨的行为,让本身存在一定程度功能障碍的患者又再一次承受了“一万点伤害”。在医疗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服务性标语——“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旨在环境和服务上给予患者家的感觉。遭受“虐待”的患者,非但没有家的温暖,更被“虐待”阴影所笼罩,康复之路不仅漫长,更是崎岖而艰辛。康复所期望的主动参与、主动沟通需求……最终只能成为高调宣传的口号。

 

忽视,是另一种虐待

回应,便是光!

 


在精神分析领域有这样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只要回应,便是光。

 

 近日,某医院护士长在个人专稿中写道:“晨间查房时,我刚走到患者床边,一患者拉着我跟我提意见,说早上护士给我夹体温表好长时间了都不来看,但护士对2床患者关怀有加,又是询问又是指导的,可我也是个患者!一番沟通后了解到,患者是因为护士查房时忽视冷落了他,才出此言。” 

 

然而我国明确“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还不曾在法律层面将“忽视”定义为虐待或犯罪的一种。固然要全面实现患者“不被忽视”的权益保护,首当其冲的应是进一步健全法律。

 

那么康复机构该如何从自身规范,国际康复管理标准给出了诸多实践指导:

•  制度规范:不良事件、患者权益等制度中明确规定——从制度层面给予高度重视。

•  流程保障:开展员工背调——将潜在风险人群隔离在外。

•  知识武装:实施政策培训——避免医患双方意识缺失。

•  全面覆盖:涉及医治护、家属、护工等——全方位给予保护。


推动发展,人人有责。法律健全虽过程漫长,但康复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防暴力”运动,相信康复患者的康复之路将充满希望。



说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