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康复百家谈 | 心怀梦想,“你”依然是生命的歌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5日  阅读:3615 来源:舜道OKEWAY


三张不同人物照片的背后,

向我们诠释三段迥然不同却又相似的故事

 

左一:主人公朱景松(电击后三级残疾,四肢仅左手完好无损)——儿时救妹妹落下残疾,单手打工挣钱读博士,历经四次高考终如愿;

左二:主人公严忠良(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不畏将来,成为新阳首个残疾人博士生;

左三:主人公王勇(幼时残疾)——一路苦学,终成8家企业董事长,荣获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无论是“轮椅上的巨人”,抑或“走出别样的双拐人生”,在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追求美好生活,追逐个人梦想的光芒。生命不公,但生活不息。面对本不平等的生命,除了自身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活,国家层面更以各种形式的政策和福利给予支持,以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生活的权利。

 

“隐形的翅膀”

借助政策筑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超过10亿的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

 

 

根据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30%无家可归的青年是残疾人。在一些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20%,但残疾儿童的死亡率达到80%,在很多情况下残疾儿童根本无法存活。

 

从全国第二次(2006)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了解到,中国目前残疾人总数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与1987年的5164万人相比,增加了2132万人。面对剧增的残疾人数量,我国于1990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于1991年5月15日开始施行。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律,2007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残疾人就业条例》,于2007年5月1日实行。 面对康复患者和机构可能面对的各方压力,国家更是先后不断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规,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推出各类助残项目等,这一部部的法律法规、一个个的基金项目,像是康复患者一对“隐形的翅膀”,为他们在就业、教育、康复医疗、社会文化等生活上提供追梦的保障。

 

“让梦飞翔”

汇聚社会力量

 

庞大的康复需求,国家政策和福利有时显得杯水车薪。而今,逐步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筑梦康复”的队伍中,他们有的是个人援助,有的是企业资助,更有诸多“筑梦”平台帮助患者实现梦想。 

 

2018年,脑瘫少年莫天池启程赴美读博,面对纷纷伸出橄榄枝的一所所境外名校,他最终选择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莫天池及父亲                                                                 莫天池录取通知书

 

天池曾刻章鼓励自己备战GRE 

 

不能独立站立行走,存在吞咽和言语障碍,但与他身体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路闪亮的成绩,继而获得了某英语培训机构使用自办的基金为莫天池及陪读家长提供75万元无偿资助。轮椅上的莫天池这样与我们分享:“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这是史蒂芬·霍金说的,也是我坚信的力量。”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上,水滴筹和水滴公益也正式以联合主办方身份受邀加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支持的“中国大病救助工程”,打破了公众对大病救助和传统公益的认知,延展公益的边界。

 

基于我国康复政策现状,同时对比西方国家,显然目前还无法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前瞻未来,国家须充分认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向,科学确立与国情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战略,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真正实现让每个康复患者的梦飞翔!

 

结 语

 

 

“身体教给了我太多东西,它告诉我,我和别人不一样,我要把我能做的事做好,我要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更要做我应该做而不愿意做的事情!什么是残疾人?没有梦想追求的才是真正的残疾人。拖着我们梦想的躯体的障碍,它只是我们外面的表象‘身残志坚、扶贫助学’是我给残疾人的定义!”开篇主人公王勇在接受某次采访时的话,一直回荡在耳边……在国家和社会力量支持下,怀揣着一颗有梦想的心,“你”依然是生命的歌者。这种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更是值得所有康复机构和患者歌颂和传递!



说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