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王玉红:昂首向前、定会赢得未来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9日  阅读:5524 来源:舜道OKEWAY


△杭州英智康复医院外景

访谈小插曲

去往杭州英智康复医院路上我翻看了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医院王玉红院长的朋友圈留言: “空中管制,夜半时分,不知道管制到何时,一会儿就是第二天了”。不由地心中一紧,想想要不要联系王院长推迟采访活动呢?但是又想都快到了,进去再说吧,真不行就换日子。



△院内前台大厅


写在最前

杭州英智康复是首都医疗英智康复集团的尖刀排队伍,明星下属医院,也是国内少数勇敢追寻CARF脚步的康复机构之一。作为杭州本地机构,英智康复和舜道咨询同在一个城市,双方的近距离优势创造了更多得天独厚的合作机会。


舜道精心打造的“院长访谈”栏目,此次十分有幸约见了杭州英智的王玉红院长,彼此畅聊康复建设、医院管理以及CARF工作的那些事。



△杭州英智康复医院院长  王玉红


>>访谈就从医院的CARF准备进展开始说起

采访时间:2019年4月29日    

采访地点:杭州英智康复医院院长办公室

采访对象:杭州英智康复医院院长  王玉红 

采访者:舜道蔡晓峰


Q1 随着CARF的深入和对康复管理的深入,如何看待康复行业的发展现状?

康复行业蓬勃发展下的民营康复,实际上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当前政策支持、民众需求、资本青睐,使得康复机构建设如钱江大潮,汹涌澎湃。但是理性分析下,真正专注做功能性康复这项事业的机构并没有几家,真正关注技术关注质量关注疗效的康复机构又是少之又少。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做康复的有相当数量的投资方都是非医疗企业,因此有些康复医院成为养老照护的场所,更偏重护理院性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康复意识缺失、相关人才短缺等等。其中有一点是无法绕开的,就是与缺乏一个行业标准有关。如果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标准,执行层面没有清晰的规章,那么市场层面就会慢慢地脱离秩序,产生鱼龙混杂的局面,而且这个无序局面的危害是较大的。


Q2 我注意到了您说的无序二字,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我就从自己的工作举个例子。比如治疗,一个成功的康复治疗,除了必须的强度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时间长度来确保疗效,没有足够的治疗时间,再好的治疗技术和手段,都是难以达成疗效目标的。这是康复治疗的固有规律,但是到了相关管理部门,就很难被认可。政府不满意治疗项目和时间周期、患者不满意感觉治疗时间短、医院不满意做了治疗会产生扣款,一连串下去,就很容易产生消极局面。如果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行业标准去规范去制约,让康复治疗均按此标准执行,我相信会从源头上避免这种消极局面出现。


Q3 这个您设想的行业标准,在您医院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具体体现?

我们医院一直以来把疗效质量放在首位的首位,英智康复管理上讲究“三个三”,其中第一个“三”就是“三医: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讲的就是要把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做到优良的医疗质量,学习是唯一的途径。我们会大量引进各方面专家到医院讲课,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也受益匪浅。但是在实践过程发现了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可以按照病种或者目标设定的临床路径或者指南,这样我们在学习和运用各种知识时,就会遇到困惑,到底应该听谁的,怎么听,没有统一标准容易心很乱!


Q4 您提到的“三个三”很有意思,能详细介绍下吗?

三个三,是杭州英智在医院管理中的一本“三字经”,第一个三是三医,刚才介绍过了;第二个三是三效,指实现“效果、效率、效益”;第三个三是三型,指要把我们的队伍打造成“学习型、创新型、技术型”的人才团队。英智对学习的投入,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向来不吝啬,不怕“飞鸽牌”,用各种办法来促进学习,比如我们设立的“勤学好问奖”,就是为了促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提问,能问问题的都是好学生,我自己就经常提问,哪怕问题有些可笑,但是也要积极大胆提出来。领导带头学习了,加上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带动整体去学习。论语中讲到:“君子如风,小人如草”,这里的小人指的是一线人员群众百姓,君子就是领导层,领导层像一阵大风,风吹向哪里,草自然就会倒向哪里。


△院内病区环境


Q5 君子如风,小人如草。这个比喻非常有意思,请您介绍是如何开发员工潜力的?

一般来说,民营机构的人员成分比较复杂,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经历和能力以及习惯性格差异都比较大,需要有差异性对待的。我常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8小时之外”,这个之外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学习。现在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残酷,以前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工作事业何尝不是如此。“保持终身学习”,才能做到厚积薄发。陶渊明说过:“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说的就是如何让你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


△治疗师协助患者锻炼


Q6 康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不容易,您觉得值吗?

康复师一个讲情怀的专业,是给患者赋能的专业,国家已经将康复做为和医疗、预防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可见康复的重要性。而且康复医学渗透力强,未来可以介入到所有学科,虽前景广阔,但在国内由于起步晚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在我八年的康复从业生涯中,我认为最值的就是看到患者恢复了生活能力,提高了生命质量,回归到社会,减轻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第一位打动我的是一个越剧演员,因为车祸而高位截瘫,在医院的帮助下,这位病人非常努力地进行康复训练,她当时说:“每天的康复训练量,就像一个正常人每天挖2米深坑的工作量”。她康复得很好,后来还经常给病友唱越剧,鼓励失去功能的患者要充满信心,我很受感动,这样的康复实在是太有意义,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患者,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后来随着工作的延伸,我看到了大量的因病致残的失能者躺在家里,也看到了大量通过积极康复重返社会的康复者,我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在这一刹那,感动了我。“让我们的患者,实现最佳生活质量,获得生命尊严”,这是英智康复在实践CARF后的新设立的使命,就是我认为做康复最值的事。


Q7 在英智医院的发展中,除了常说的“医保、行业内和民众对康复的认知”等不利因素之外,还有哪些掣肘因素?

有以下几个方面:

☞ 大量非康复医学专业的社会资本涌入康复领域,难以把控其专业素养;

☞ 康复机构数量爆炸式增长,却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

☞ 康复机构人才竞争激烈,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 医保政策对康复治疗项目开放范围小,无法满足一些病种需求,不利于医疗技术型单位的发展。

这些因素都是我冲口而出的,也许还不成熟,还有更多。困难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有今后还会有,现在没有的今后可能也会有,Anyway,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Q8 那么英智未来的考虑是怎样的?

坚持以医疗质量为中心,成为全程康复领导品牌!我们初心不改!再难也要坚持,熬过艰难过程,相信定有未来!我始终跟医院所有员工说这么一句话:“方向对了,终有到达成功彼岸的一天”!做康复不会错,做质量,更不会错。我们每一个患者入院时,都会有生活质量的评估,到了出院时,我们会再做评估,出院后随访中,我们也会做评估,这些评估的数据将被保存起来,这些数据,就是考核我们质量的最好的手段。我们要求团队要用“谦虚+平和+主动”的方式去工作,这是团队工作模式的基础,没有这些理念,团队工作必将成为一句空话。英智努力打造英智的团队,具有“格局、视野和胸怀”,就是为了能让英智的团队,在困境中坚持向前,努力达到彼岸!



写在最后

听着那斩钉截铁的一番话语,望着因缺觉而略显苍白的脸上一对依旧闪耀锐利的双眼,看到王院长娇小却一直挺直端坐的身躯,两小时的访谈,丝毫没有让她露出丝毫倦怠,不由得不让人佩服,一个人的潜能,原来是那么可以被心中的事业所激发。


访谈尾声,我想对王玉红院长说一句,也想对所有的院长们说一句:“掌声和鲜花应该送给你们,因为你们承受的压力承受的责任,真的太多了!”

——舜道蔡晓峰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