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你会使用车灯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3日  阅读:2577 来源:舜道OKEWAY
第19课  黑暗中驾驶-灯光介绍

 

黑暗中,灯光的使用给驾驶者带来无尽的安全感,视环境与情况而正确使用的灯光,能大大减少黑暗驾驶的危险因素。

>>以下情况下禁止使用远光灯:
照明良好,远光灯不会增加视线;与来车交汇,距离太近,避免闪到对方车辆的司机;与火车、有轨电车交汇时;跟车距离近时。

注意:遇到行人时,应继续使用远光灯,行人被闪的危险不大,他们可撇开视线,重要的是你需要看清行人位置和数量。但交叉路口,要用近光灯,避免激怒他人。

 

▲远光与近光的选择题


>>视野差的环境下驾驶

雾天、雨天、大雪、雪烟等天气造成视野下降,距离判断困难,因此需降低车速,增加行车距离,同时关闭远光灯,打开雾灯、后雾灯,视线恢复后,应即刻关闭后雾灯,否则会严重闪到后方司机。


 

▲模糊视界


>>停车和紧急停靠

夜间停车,应被其他车辆看到,要打开停车灯,停车灯耗电很少。

必须将车停靠在马路右侧即行车方向,如果停错方向,会给来车造成困扰,他们会误以为对向有车辆过来,从右侧经过时有驶离马路的危险。

车辆不会按时出现故障,因此,我们无法选择停车环境,在高速隧道或急弯处遇事故,需紧急停车,尽快把车移到路边,然后:打开停车灯、警示灯,100m处放置三角牌,穿上反光背心。 


▲熟悉的三角牌



舜道观点



“不要轻易说你会使用车灯”。车辆灯光使用的原则是,除了要让你看得更好,还要让别人能更好地看到你。让我们回顾下,你在开车过程中遇到过的可怕的“灯光事件”:


1- 天色渐暗,但没有全黑,视线已经较暗,你变道,扭头看了下反光镜,尼玛!一辆黑魆魆的车子正在你左后方想超越你!“你是想做贼吗?无声无息,想要我命啊!”这是你唯一的反应,因为那辆车,没开车灯;
2- 雨雾天气,高速上的水汽,一半是雨雾一半是车子自身甩的水雾,这时候,临到跟前才发现前方有一辆车在龟速爬行,为什么看不见?因为没开车灯;
3- 大白天,要进隧道,如果是双向,那么在你进入隧道的刹那,你是处于失明状态,这时候,如果对向来车没有开灯,那你只有把速度减慢到人行速度才有可能适应光线去避开来车;
4- 如果是单向通行隧道,你也会有短暂的失明状态,如果你的前方恰好有辆车,慢悠悠地开还不开车灯(尾灯),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一次“愉快”接吻了;
5-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你开着车灯行驶在路上,可是,你的左侧大灯坏了,只剩下右侧大灯,当然,你可以接着一只眼去辨清路面,但是,你的对向来车会以为你开的是一辆二轮摩托,没有四轮汽车那么宽,所以,你也许会遇到——一个巨大的黑影飞速向你袭来……阿弥陀佛!
6- 远光灯!这个我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恨之入骨!
 
遇到过一些老司机,问他们:“为什么不开灯?”,答曰“省油!”
也遇到过一些老司机,问他们:“为什么总开远光灯”,答曰:“人家开我也开,照死他们!”
然而,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却出现在最需要安全的“驾驶习惯”里,你不揪心吗?!


同样,在我们的康复医疗中,团队合作是康复医疗的基本,但是,作为团队中一员的你,让人家看到你了么?!想哪些可能的对话,这难道不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么?——我们不沟通,是因为没有时间(省油)。我们不主动去沟通,因为别人也不会主动沟通(人家开我也开)。那么结果是什么,患者被动地转来转去,可能的意外和风险悄然来临,医疗质量,就会被忽视。很多时间过去了,很多精力付出了,很多资源投入了,很多金钱花费了,最后得到了什么?仔细审视下,不禁要出一身冷汗。


所以,如果我说,康复疗效,和行车灯光有关,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 CARF国际动态
    NOSAC 加入CARF国际顾问委员会(IAC)
    2014年12月1日,亚利桑那州图桑 — 美国国家儿童协会全国组织(NOSAC), 一个联合美国各州儿童家庭服务提供机构的全国性组织,已经受邀成为CARF国际顾问委员会(IAC)的一员。CARF 国际为健康和人类服务机构提供认证服务,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
    康复人物志
    荆山:顺势而为又逆流而上,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抵达了在因地区母亲河——富春江而得名的富阳区,小编不忍感慨正努力打造“富裕阳光、幸福养老”的富阳样本,一川如画,景色迤逦;但更惊叹于在如此“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全区总人口近70余万人的半山区平地而起一家可容纳320位住院患者的树康康复医院。何谓顺势而为,又何谓逆流而上,树康康复医院的荆山院长若有所思地向小编娓娓道来。
  • 产业链分析
    移动医疗的行业思考
    中国医疗是个系统性问题,如《第五项修炼》所说,解决系统性问题在于移动医疗是否能够找到“杠杆解”。坐等国家政策难以奏效,移动医疗还是需要大胆创新,找到自己的突破点。而这条路到底在哪呢?
    康复人物志
    相艳萍、万国新:基于民众需求的医养结合,一石二鸟
    悄然兴起的一家医养结合康复机构典范
  • 时事经纬
    两部门同发养老服务新政策!聚焦扩大供给
    为促进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近日,工信部和民政部分别发布了相关产业指导意见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康复研究国际视野
    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破解之道
    现阶段养老产业已然成为了一个高爆发力的产业,但接踵而来的是对核心问题——运营管理的思考,如何确定属于机构的目标,应对高端养老服务产业稀缺的问题,满足患者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值得每个养老机构的运营者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