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是享受生活,还是被生活享受?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1日  阅读:3690 来源:斯德哥尔摩日报
如何才能百分百享受每天?David Brax,一位实践哲学博士后表示人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从而错失了享受生活的良机。
 

在一部2001年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中,女主角Amelie站在一家蔬菜店门口,一次次的把手插入一只装满种子的大袋子中。她很享受这种摩擦种子获得的痒感。对她而言,这种感觉几乎能跟看面包屑在焦糖咖啡里慢慢被淹没相提并论。她喜欢向镜面般的湖水中打水漂,也爱搜寻一块块又扁又长的“水漂石”。

 


Amelie 获得快乐的途径不是花大量金钱吃最好吃的牡蛎,也不是登上珠穆拉玛峰最高点。她是一位巧妙的享乐主义者。
 
Ulf Ellervik 教授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享受技巧,他表示对乐趣的感知一切来源于大脑。Ulf是隆德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他曾出版过多本关于享乐的书,比如《爱的故事》和《爱情与化学》。他说,人们在吃、喝和性爱过程中会激发大脑的奖励系统,从而感到满足、幸福和享受。这会导致人们想一遍遍重复这种快感。从而做出一些促进个人和种族生存率的举动,就是奖励系统的作用。如果我们的祖先只守株待兔,不去寻找食物,那也不会有今天的我们了。
 
Ellervik 教授认为,有人很会享受生活,也有人根本不会享受,永远无法感到满足。多数人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但他和 Amelie 都是极会享受的类型。“这其实非常简单,我根本不需要通过跳伞这种极限运动去获得享受,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比如说食物,我爱食物,对我而言就没有任何一种新料理是难吃的。”Ellervik 教授说到。
 
教授认为,多巴胺就是享受的分子。当我们堕入爱河,多巴胺会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当听到音乐或做善事后人类也会分泌多巴胺。“但享受还是有个体差异。我是一位长跑爱好者,我非常期待15公里的长跑,但这不代表每个人都跟我一样。相反,我出奇地讨厌社交游戏,比如桌游,但有很多人非常期待掷出骰子的那一刹那。”Ulf 说到。
 

总而言之,享受这种感觉会在我们有期待和付出努力后翻倍。如果我们走了一整天,并且想了一整天的巧克力,那么吃到第一口巧克力时,只能用魔法般的感觉来形容了。相反如果我们在沙发上度过一天,也并不想吃巧克力,那第一口巧克力的享受度明显会降低☟很多。


 
▲地狱VS天堂

“你的目标越难,达到目标后享受的感觉就越大。在法兰德斯有一家修道院说他们的啤酒全世界第一。这种酒非常难得,修士们只为自己酿造,只有在他们喝不完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如果你在斯德哥尔摩买到了这种酒,可能只会认为这酒真好喝,但如果你了解故事背景,那喝酒时你的感受会截然不同。”Ellervik 教授说到。
 
期望其实是一种有趣的东西。我们把画面切回到法国电影中的 Amelie 上,一位男士在她身上喘着气,但她不停的翻白眼,谁都能看出来她很无聊。换句话说,Amelie 觉得性爱并不符合她的预期。


Elisabeth Punzi 是哥德堡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博士。她认为:
大脑中的享受系统会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前提是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是合格的

奖励系统不是盲目工作的,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情境中。性爱是一种自然奖励,但这不代表不管对象是谁你都能被奖励到,这是视情况而定的。

 
Punzi 女士还认为,享受的看法与理论视角紧密相连。从生物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的举动是大脑、神经系统和化学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分析,我们的举动是因内心活动和满足个人需求与愿望所驱动造成的结果。而从人性角度去分析,我们的举动通常取决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一种特别强调享受的理论叫享乐主义。享乐主义(Hedonism)来源于希腊语 Hedone,翻译为享受或者欲望感。它被无数哲学与心理学理论视为关键词,因为这些理论都认为:
享受是人们追求的主要事物!
这些理论在古希腊时代异常流行,那时所有人都认为享受是人生最大的理想与目标。著名的伊壁鸠鲁就是享乐主义的头号倡导者。
 
“当今,我们活在一个充满享受的世界,所以一定要学会享受并优待自己。”中世纪时享受被刻意限制。基督教的大量宣传导致所有人一致认为上帝才是中心。突然间享受变得非常负面,它被理解成自私的表现。在七宗罪中每一宗罪行都跟享受撇不开关系,总而言之人们更畏惧享受二字了。
 
Elisabeth 认为现如今享受已经慢慢回到聚光灯下了。“当今,我们活在一个充满享受的世界,所以一定要学会享受并优待自己!类似这样的发言经常出现在报纸或媒体上。但在六十年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Punzi 女士说到。
 
研究中 Punzi 女士对享受所带来的危害倍感兴趣。比如毒品,它的作用就是欺骗并激发大脑的奖励系统。这种不花任何力气就获得巨大奖励是会成瘾的。
 
Elisabeth 还调查过,不同的人试图通过滥用性爱、食物、锻炼、游戏或者食物来刺激大脑,她发现享受基本上都是瘾的跳板。“有一部分人非常喜爱食物,过段时间后会发现食物过于重要了,重要到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食。那时这些人不会有任何享受感,但他们根本停不下来。这种滥用行为再继续下去,破坏性就会越来越大。”Punzi 女士说到。她还认为人其实都是有对错之分的,但在人生道路上还是避免不了犯错,谁没有一次过分的消费,谁没有喝高过?差别就在于有些人不知道节制,他们的错误会一犯再犯。“很多人应该停止滥用行为,比如说酗酒和赌博。但这一点也不容易。有很多性爱泛滥者表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性爱,问题是我们真的能避开感情生活吗?还有食物,欠缺食物控制力的人难道每天就不吃饭了?所以对这些人群我们还是要抱着理解、谦逊的态度。”Elisabeth 说到。

David Brax 是哥德堡大学的一位实践哲学博士后。他的博士论文就建立在享受和享乐主义理论上。他认为:
享受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并能帮助我们评判事物
Brax 认为,压力会大幅破坏我们对日常享受的体验。应激反应虽然能舒缓压力,但人类至今还不具备永久舒缓社会压力的能力。
 
Brax 还提到,如今有个误区,大家下意识地认为享受指具体一件事,比如爬山。其实不然,享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最好就是找到一样有意义并且能一直带来享受的活动。这种享受不能靠碰运气,更不能只是偶尔带来享受的感觉。”
 

Brax 认为它可以是艺术、兴趣爱好、行善、集邮或者社交关系。但它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稳定地起到享受的作用。比如说每天去工作的路上,那一朵朵云、树木的气味或者任何可能遇到的东西都可以变成享受的来源。“我们经常认为旅游是为了到达目的地,到了才能享受。但大家都忽略了计划旅行时的快乐。最容易带来享受的往往是总体情感状态中的一些小波动,但这些很容易被人忽略。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使自己幸福的事物,这将为社会节省很多经济资源。”


  
原文来自斯德哥尔摩日报,Anna Liljemalm撰写,蔡安编译,版权归原作者和原文发布机构所有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