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联合国: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7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1日  阅读:7742 来源:网络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2000年,全世界有61亿人口; 100年之后的2100年,世界会有多少人口?根据联合国刚刚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未来30年世界人口将持续增加20亿,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10亿。除人口增长速度放缓,报告还指出两项宏观人口趋势: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国际迁移。





·世界人口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减缓·


《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出,全球人口预计将从2019年的77亿增加至2050年的97亿;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达到110亿左右,但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9年至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预计将增长一倍。其他地区人口增长率则显著不同。北非和西亚为46%,中亚和南亚为2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为18%,东亚和东南亚2%,欧洲和北美地区仅为2%。


报告指出,未来30年人口增幅最大的前九个国家,其人口增长将贡献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这些国家按人口增长速率依次为: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埃及、美国。


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指出,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将持续面临消除贫困、战胜饥饿和营养不良、改善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挑战。他表示,该报告也为此提供了一份指明应对行动和干预措施的“路线图”。



部分国家人口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全球正在经历生育率下降。报告指出,1990年平均每名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为3.2,2019年每名妇女生育2.5个孩子,而到2050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下降至2.2个孩子。报告指出,为避免国家人口长期下降(排除移民情况),生育率有必要保持在2.1。


此外,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自2010年以来,由于生育率持续低下,有27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至少下降1%。到2050年,预计将有55个国家人口减少1%或更多,其中近一半国家的人口将下降至少10%。


联合国经社部人口司人口事务官员张广宇指出,世界人口增长减缓有助于调动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提高。但对部分国家,若人口老化、人口数量减少过快,则会对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系统带来压力。


·2027年, 印度将超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和中国的人口大概都会超过14亿,但是印度人口在继续增加,中国的人口在缓慢地减少。”


张广宇表示,中国生育率水平目前已经很低。虽然专家有不同的估计,但联合国人口司认为中国的生育水平大概在每对夫妇生育1.6到1.7个孩子的水平。”


张广宇表示,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达一定的时期以后,死亡率也将逐渐提高,人口总量出现下降。“我们估计中国现在人口大约14亿左右,那么到2050年的时候大概减少3100万左右,大概减少2%左右。”



·人口老龄化呈现全球趋势·

报告指出,世界人口继续老龄化趋势。到2050年,8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将从1.43亿增加至4.26亿;同时65岁以上人口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年龄组,从全球人口的9%增长至16%。


2019年,全球人口每11个人中有一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在部分地区,如在欧洲和北美洲,每4个人中将有一个人年龄在65岁或以上。



张广宇表示,2018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人数第一次超过5岁以下的儿童总数。即使在人口继续增长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其人口也将出现老龄化趋势,尽管其青壮年人口仍然占很大的比例。


人口学指标“潜在支持比例”,即25-64岁年龄段人口与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之间的比例,能够表示每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多少工作人口支持。张广宇指出,这一比例目前日本全球最低,为1.8。而到2050年,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地区,这一比例将为2,即接近日本当前水平。


由于公共卫生、养老金和社会保护系统的成本较高,预计未来数十年老年人的比例和人数将增加对各国的财政压力。


·国际迁移成为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的主因·

报告还分析了国际迁移对各国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移民流动已成为某些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移民率过高会加剧人口下降。


2010年至2020年,欧洲和北美、北非和西亚,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国际迁移的净迁入国,而其他地区则为净迁出国。有14个国家或地区接收超过100万的净迁入移民,而另外则有10个国家贡献了超过100万的净迁出移民。



由于对移民工人的需求,孟加拉国、尼泊尔和菲律宾出现了最大的移民外流;缅甸、叙利亚和委内瑞拉成为因暴力、动荡或武装冲突人口外流最多的国家。在未来十年,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塞尔维亚和乌克兰,将会经历国际移民净迁入,预计这将有助于抵消这些国家人口下降造成的缺口。


《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出版。该报告基于1950年至今的235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数据和人口趋势分析,全面概述了全球人口模式和前景。 2019年的修订还包括至2100年的人口预测,反映了全球、地区及国家层面的系列数据结果。


来自于联合国

文章均来自网络新闻,版权当属原作者,如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若未标明来源,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 时事经纬
    国务院:康养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2020年起,出生于“1960-1975”的一代人开始逐步进入60岁,改革开放以来掌控了中国社会绝大部分财富、资源的群体集体进入老龄化,这势必将推动中国养老产业走向风起云涌、群雄纷争的黄金时代!
    舜道动态新闻
    快讯| “一场意犹未尽的论坛”——祝贺首届茸城康复管理论坛胜利闭幕!
    康复医院管理和康复医学教育,与当前国家康复医疗迅猛发展的形势是高度契合的,做好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中国康复的发展,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
  • 跨界融合康复
    临盆产妇跳楼自杀,这是怎样的痛?!
    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在分娩室里推开窗门,爬上窗台,从5层楼的高度,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结束了肚子里马上就要来到人间绽放出第一声哭啼的宝宝的生命,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啊!
    产业链分析
    解读中国康复现状
    用“一穷二白”形容康复医学在中国医学整体中的地位,也许并不夸张。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尅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上举数字佐证:在上海任何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治疗床位数与康复医疗床位数的比例均为—— 1000∶0。在国际上,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医学科学领域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我们各大医院的康复科都只有门诊、没有病房,这使得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关系严重失调。”戴尅戎说。
  • 舜道动态新闻
    [国际交流]康复管理专家交流团首站报道:CARF总部研讨
    横跨隔海相望的两大洲,飞越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乘坐了长达近24小时航班的康复管理专家们,还赶不及完全适应时差,便带着饱满的热情于当地时间2017年4月9日上午,抵达位于美国图森的CARF总部,开启此次康复管理专家交流第一站的学习研讨活动。
    产业链分析
    解读美国康复医疗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美国的医疗服务开支高居世界之最,2015年达到3万2千亿美元,人均9,990美元,占GDP的17.8%。预测到2025年,美国医疗卫生开支人均将达到16,032美元,占GDP的19.9%。如此庞大的医疗开支中,医院服务,医生和诊所服务,药费高居前三位,分别占32%,20%和10%。而就美国传统的康复医疗而言,2015年非医院服务的康复医疗开支约为300亿美元,医院康复服务开支大概在120亿美元,相加起来也仅仅为全部医疗卫生开支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