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康复百家谈 | 跨越残障的应急防护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5日  阅读:3091 来源:舜道okeway

 

“应急防护”这四个字,大家似乎从来就不陌生,但直到查阅相关资料时,小编才惊讶地发现:我国应急管理部于2018年才正式成立,统筹各种自然灾害防治,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地方有序防灾减灾救灾,组织制定各个灾种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相比于美国成立于1979年的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时间性”差距的背后有诸多需要思考并抓紧赶超的。

 

 

随着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抢险救援等各项应急管理砥砺奋进、长足发展的70年。9月18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累计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70多部法律法规。显然,对于正常人群的应急管理已渐趋完善,但在应急管理部下属的相关部门官网中,小编几乎未查阅到有关“老年人、行动不便或功能障碍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专项应急指导知识的版块。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家企业按美国国土安全部要求,制定了一项疏散计划,其中包括运输座椅、不同类型的疏散座椅,以及工作人员如何协助大楼中不同区域的行动不便人士的疏散。企业将疏散轮椅储存在大楼一层的醒目位置,并附有易于使用的快速疏散的方法说明。此外,所有的安全路线(包括楼梯井),都被要求提供相应的安全通道,以及必要的设施让撤离者方便找到安全出口。为保证行动不便的人及时疏散,企业要求:

 

所有在大楼里工作或定期来访的人熟悉多种出路,包括楼梯间。盲人或视力低下人员,被要求定期练习快速寻找出口及逃生路线,同时区域负责人也需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

 

结合国家相关应急管理协会和康复环境设施标准,增加结构性完善(如加固、应急照明、标识和防火门),以确保通往安全的道路保持畅通。


不难看出,美国的“应急防护”已深入大众,甚至在国人常被忽略的“残障人士”领域也给予了充分关注。针对“残障人士”,“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尚且不足,面对自然灾害,防灾逃生能力可以说为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戴碧蓉在3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令人可喜的是,2018年海东市通过残联,引进了国民应急防护体系,首创了残疾人国民应急体系,旨在提升残疾人生命安全系数,引导和培养残疾人在意外危急时刻的自救救护能力,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打造了“互联网+残联”的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当残疾人遇到意外和危急时刻时,可通过手机APP——国民应急启用一键自救功能。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掌上应急防护指导APP
  
  

残障人士的需求,决定着国家必须重视提高残障人士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无障碍逃生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向残障人士倾斜,进一步打造以国家应急管理部为中心的一体化应急防护机制。在具体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中,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与保护也应更为贴心,这个“贴心”要体现在细微之处,确保灾害来临时残障人士“有路可逃”!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