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  阅读:14757 来源:舜道OKEWAY


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江苏省红十字医院,目前是江苏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医院以全省最高分优异成绩通过了省卫生厅的等级医院复核评审;在复旦大学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列全国第26位,科研学术列第11位,在最佳专科排行榜中,康复医学中心蝉联全国第1名。


根据国际通用的机构整改方案,结合医院的具体实情,OKEWAY舜道协助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新建康复病区,从环境改建到整体康复流程的优化,进行了有利于符合CARF理念的康复服务实施的硬件改造,并全面准备CARF认证。


根据病区设计方案及图纸,出具整改设计建议书,协助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

  • 建造符合标准的无障碍卫生间;
  • 设置ST治疗空间、完善传统PT治疗室布局;
  • 设立集便民服务与功能锻炼于一体的小厨房;
  • 规范团队会议/家庭会议开展的会议室布置;
  • 规范病房空间等。


以上内容遵循CARF理念,从设计阶段起明确建设要求。

在必要的无障碍要求建设以外,重在充分考虑患者感受,为患者建设利于康复的空间,最终成功协助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完成病区改建工程。


▲完善服务范围

▲病区无障碍卫生间改造

▲病区小厨房

▲国内外学习交流


一期认证:

2013年1月1日
     CARF认证项目启动   http://okeway.com/news_cont_365.html#d1
2015年3月23日-25日
     CARF总部专家视察指导  http://okeway.com/news_cont_369.html#d1
2015年6月8日-10日 
     CARF总部认证考察  http://okeway.com/news_cont_367.html#d1
2015年7月23日
     CARF认证项目成果  http://okeway.com/news_cont_376.html#d1

二期认证:

2018年6月22日
     CARF认证项目成果     http:///okeway.com/news_cont_334.html#d1

由OKEWAY舜道全程辅助CARF认证准备及考察

于2015年6月一次性通过三年期认证

于2018年6月通过三年期再次认证




1. “我们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康复科,为什么还是请了一家咨询公司?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他确实帮助我们完成了非常多的任务,解决了许多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康复中心主任

2.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将CARF的理念化为实际。” “培训涵盖内容齐全,态度友善,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帮助我们对CARF有了充分的认识。”——反馈调查表实录




http://okeway.com/news_53_1.html?key=%E6%B1%9F%E8%8B%8F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 产业链分析
    未来五年医疗行业的投资逻辑
    未来五年医疗行业的投资逻辑。
    产业链分析
    CARF在中国康复机构运用的阻力和动力
    作为国际公认的康复机构质量管理金标准,CARF从1966年诞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0000家机构参与到其认证体系当中。然而,虽然在五大洲不断落地生根,长久以来,CARF却未能进入中国。
  • CARF中国认证进展
    魅力十堰,荣誉太和——热烈祝贺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通过CARF三年期认证
    2017年11月21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在康复院区隆重举行CARF认证授牌仪式暨表彰大会,正式宣布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成为首个以独立康复院区参加CARF认证,并成为CARF三年期认证通过机构。
    舜道动态新闻
    [国际交流]CARF交流培训团第一站报道:CARF总部培训
    CARF交流培训团第一站报道:CARF总部培训
  • CARF国际动态
    继Dan Stavert之后,Penny Gagnon将成为CARF加拿大的首席认证顾问
    2017年5月24日,亚伯达埃德蒙顿—Dan Stavert在2002年以首席认证顾问的身份加入CARF加拿大,自此,加拿大通过CARF认证的项目从267个增加到了现在的4300多个,所有省份和项目的增长都维持稳定,目前CARF认证也扩展到加拿大北部,在育空地区生根发芽。在任期间,Stavert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加拿大境内医院、社区和服务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一目标,他已做出重大贡献,且将于今年年末光荣退休。
    产业链分析
    对医改的看法
    我以一个医生的观点谈谈有关医改的看法。我曾经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生活过,对这几个国家的医疗模式都有些了解,加上我在国内大、中城市、大小医院工作的经历,尤其是与基层医务人员的接触,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对医改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一线医务人员的观点。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思路好,建议对头,就请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