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NEWS
骨整合假肢的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6日  阅读:4227 来源:舜道OKEWAY

辅具是康复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的应用之一。随着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仿生学的发展,涌现了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辅具技术,大大助力了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然而,假肢技术却有它绕不开的瓶颈:当截肢患者将假肢从身体上摘下,它仍会提醒这每个人,即使假肢再好用也只是“身外之物”。这一瓶颈在最近得到了突破,一项名为“骨整合”的假肢技术的诞生,也许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假肢技术有两大技术关键:

1)如何将假肢牢固的接驳在身体上?

2)如何自然而有效地控制假肢,以达到真正意义上重获功能的目的?


骨整合技术通过结合骨锚定和植入电极解决了这两大技术关键。


骨整合技术用外科手段将钛金属“螺钉”打入骨骼中,并将电极植入肌肉和皮肤。这项技术的前景在于:只要骨-钛种植体能保持性能稳定,那么上覆盖肌化、安装感应器和神经电动机控制装置都能被安装到这个机器-生物组织上。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技术可以使佩戴者恢复完全的运动功能,和传统假肢相比有更少的皮肤接触问题和感染风险,并让佩戴者获得更自然的使用体验。总而言之,骨整合技术给截止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质的飞跃。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测试神经电刺激,以观察是否患者可以感知环境刺激——换言之,骨整合假肢在完成运动功能的同时是否也可以传递“感觉”。


参考文献 
Tillander, J., Hagberg, K., Hagberg, L., &Brånemark, R. (2010). Osseointegrated Titanium Implants for Limb Prostheses Attachments: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Related reading
  • Shundao News
    [学术交流]让康复管理理念助力发展中的中国康复:第三届ISPRMDC现场交流记实报道
    2016年7月第三届ISPRMDC来到了“春城”昆明,此次会议邀请到50名海外专家及100名国内著名专家,组织了6个工作坊、1个主旨报告和24个主题论坛,可谓盛况空前。
    International Researc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如何照顾一个临终病人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亲友离世的场合。在这样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
  • Current Affairs
    两部门同发养老服务新政策!聚焦扩大供给
    为促进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近日,工信部和民政部分别发布了相关产业指导意见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Related Articles
    那致命的几公斤
    多余的几公斤可能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 CARF Progress in China
    CARF总部Christine MacDonell女士莅临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
    2016年12月2日,CARF总部Christine MacDonell女士应邀在舜道公司的陪同下,莅临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场指导。
    Industrial Chain
    JCI评审标准和ISO9000标准有何不同
    2002年,在“APEC通过评审提高医疗质量会议”上,卫生部领导人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简称JCAHO)领导人达成翻译出版中文版《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以下简称“JCI医院评审标准”)的合作意向,2003年9月,由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组织翻译出版的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第2版)正式出版。同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北京的四家三级医院进行医院评审的试点工作,年内将推广试点经验。开展JCI医院评审标准研究,不能不与IS09000标准做比较。通过分析其异同、优缺点和兼容性,以便在医院达标建设中取长补短,比较小的改革成本获得更大的成果。